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每周一书,第一期(20130919中秋节快乐):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为刚出差在飞机上读完的闲书)。

一、整体观感:1、历代经济变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如果改革是为了解决政府或国家最头疼棘手的问题,当权者也许会默许创新,约束与风险会随着相应的配套措施和立法降低;2、所有的改革都紧紧围绕影响宏观经济的"财政、货币和土地"展开;3、按邓爷爷的说法,经济变革逻辑是: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但硬道理也属于一切的范围。

二、细节心得:1、管仲能用活的管制宏观,放活微观,估计后人只有凯恩斯在战争年代升华过。并且他的国有民营、以商止战等精髓基本上没有人能超越,反而争议不断。2、书中比较精彩的部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六次国进民退,值得思索,以最后一次为例,知行高度不合一,国有资本在连续发文"非公36条","非公新36"中大力挺进,政策不落地、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不合理进一步恶化,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失效; 3、在楚河汉界明显界限前,国军民营的对峙也是明显不对等的,国家队在产业上游主导,民营在低端求生。

 三、个人粗浅理解:1、书整体还行,但作者究竟是媒体作家,许多地方都是以小故事代替理论总结,闲书一本,与立意追求托克维尔式主题相距太远;2、现在是国企当王国经营,所谓看上去像企业的政府,城市当企业去经营,所谓看上去像政府的企业;3、建设制度最伟大的人是林肯。伟大的博弈中给人最大的启发是:坏人在好的制度下都能共创一个好的进步的开放性包容性社会。好的制度首先假设你是坏人。华尔街上操着各国语言的流氓坏蛋,老奸巨猾者众,但打造了全球的金融中心。我国每个朝代现在时代的改革者,都用古时圣人的心,历史壮士的心,去求新,追求与以往不同的结果,但靠人,而不是规则制度的话,很难走出历史闭循环,世异时移,很多措施和团体难以在改革阶段性目标实现后推出,比如日本明治政府在"示以实利,以诱人民",让工矿企业完成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以及培养人才方面完成历史使命后,就考虑如何实现退出;4、这就好比一个领导人,在位时就要注意培养接班人,平时会用比自己强的人更重要,不要做诸葛亮,最悲情的是Beyond黄家驹。

 

话题:



0

推荐

余吉力

余吉力

102篇文章 6年前更新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