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每周一书,第五十六期(20140906):《萧条经济学的回归》

作者:保罗·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译者:刘波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9

英文名:The Return of Depression Economics and the Crisis of 2008. 

一、整体观感:1、本书是第二次记录克鲁格曼的大作,上一次是每周一书,第十一期(20131109):《现在终结萧条——End This Depression Now!》。本书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上的经济危机。但凡思考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问题的经济学家,大都认为那是一场无妄之灾,而不是无法避免的悲剧。他们认为,假如当年赫伯特胡佛没有在经济萧条迫在眉睫时还试图保持预算平衡,假如当年美联储没有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来维护金本位,假如当年政府官员迅速向境况不妙的银行注资,以平复19301931年间蔓延开来的银行恐慌,那么1929年的股市崩溃将只会引发一场普普通通的、很快被人遗忘的经济衰退。他们还认为,经济学家和决策者已经汲取了教训。真的是这样吗?拉开20世纪大萧条序幕的1929年股市大崩盘,到 至今未结束的2007年美国次贷风波,中间全球经历过多少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不断,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和先进的经济危机让许多国家又心惊胆战地认识到再次走到了深渊的边缘。克鲁格曼在本书中告诉我们,21世纪严重经济衰退无法避免,世界或将遭遇失去的十年。经济萧条从未远离我们,萧条经济学重返历史舞台2、这本书作者以大师的真知灼见、生动流畅的语言,这位被FT评为“数据和模型”的大师,用这部谁都可以读懂的经济作品,带领我们清醒地回顾了最近两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并且针对目前世界性的经济衰退,开出简单的药方——“让信贷重新流动,支持消费”。他在书中的分析结论,对我们了解当前中国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同样有极大的帮助。尤其是我们都需要吸取无论国内外、古往今来的教训,金融体系一定要改革;3、书中分析与梳理了(11982年债务危机,第三世界国家遭遇危机后的萧条(2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至今仍在萧条中徘徊(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遭遇经济困境(4)与亚洲10几年前的困境颇为相似的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按照作者的说法是,“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经济危机,现在看来,是目前正在上演的全球危机的某种预演。美国何以发现自己和10年前的日本颇为相似,冰岛何以发现自己和泰国颇为相似”。一阵见血之处主要表现在,对血雨腥风的对冲基金、格林斯潘泡沫、影子英航所作所为等的分析。让人赞叹!

二、细节心得:1、婴儿看护合作社的故事:作者借用了一个“货币理论与国会山婴儿看护合作社危机”的故事来说明货币与商业周期,通过多次提及婴儿看护合作社盛衰交替的故事,说明世界各国的真实经济问题,尤其是日本经济萎靡不振的问题。作者风趣的说“一个不愿意完模型机的飞机设计师不值得信任,同样,一个不愿意玩经济模型的经济学者也不值得信任”。而这个故事将婴儿看护社作为微型经济体,将数学构想为主的理论模型很好的转述了出来。作者据此思考两个寓意和问题(1)衰退发生的原因——有效需求不足(2)衰退的应对之策——增加票券储备;2、日本经济大衰退的启示:1995年墨西哥、1998的韩国和2002年的阿根廷都经历过一年之内经济灾难性大滑坡的惨剧,而日本与众不同,它经历的是增长型衰退,日本经济是缓缓恶化的(这本身就让人看不清形势),缓到分析家们倾向于认为日本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就这么低(1991年之后的10年里,日本经济增长率只有1年达到了之前10年的平均值)。应对经济停滞的一个标准方法是增加政府开支,对于日本,作者在有人给出的另一个标准解决方法是充实银行实力(日本陷入流动性陷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银行的财务状况不佳,不良贷款问题严重,所以要让日本经济恢复,只要解决银行的问题即可)之外,认为日本还有一个选择——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让预期通胀率提高一点(借助婴儿看护合作社故事引申理解,冬天的萧条需要夏天票券的贬值来解救,通货膨胀会使货币的实际价值随时间而缩水);3格林斯潘其实很失败:格林斯潘最近有本新书《动荡的世界》,为自己过去所造成的“格林斯潘泡沫”着实辩护了一把,记得他在书中提到自己刚刚接任沃尔克就好好处理了一场危机,问题是他绝对不会说谁都清楚的接任者伯南克,正在处理的他离任后的没人能处理的危机。格林斯潘并不是如宣传中所说的那样,“任职时间最长的美联储主席”,这项荣誉属于1951年至1970年担任美联储主席的小威廉•迈克切斯内•马丁,马丁任期为18年9个月29天。更关键的问题是,这两个人的金融哲学南辕北辙。马丁有句名言,美联储的工作是“在宴会刚开始时撤掉大酒碗”,这句话的意思是,美联储应当通过提高利率来防止经济从兴旺走向过热,因为经济过热可能诱发通货膨胀。格林斯潘时代的所作所为,有目共睹。

三、个人理解:1、明天就是97日,读书笔记做了整整一年了(去年中秋节97日开始的第一期)。这一期笔记记录一本“回归”的大作,一本金融危机方面的好书。在书中看到了克鲁格曼这位大师有一章关于对冲基金一针见血的描述,让我想起最近张育军主席助理(新书《金融危机与改革》刚上市)推荐的四本书(1)《门口的野蛮人》(2)《对冲基金奇才》(3)《私募帝国》(4)《富可敌国》。对于债务杠杆高企的国家而言,金融危机与崩溃的过程通过对冲基金的极端形式(类似于打仗)表现,可以体会资产价格的暴跌和收支状况的恶化(书中所谓“去杠杆化”的恶性循环),如果债务人为减少债务偿还贷款时大幅减少开支,后果不仅仅是经济低迷,低收入和低通货膨胀,还使得债务人还债更难(去杠杆化冲击)。这个过程中,对冲基金一直孜孜不倦做的“风险和流动性套利”(对降低风险溢价和流动性溢价有好处),值得监管关注和研究,记得索罗斯也让人惊讶地针对对冲基金的问题“求监管”,必定有其合理之处,虽然监管在这方面更加难为2、关于格林斯潘,可以结合每周一书,第二期(20130926)《力挽狂澜——保罗沃尔克和他改变的金融世界》(Volcker:The Triumph of Persistence)来对比,这两个人的不同。结合克鲁格曼这本书,可以更好地理解沃尔克打好的基础,以及给格林斯潘留下的巨大的政策空间,来让他应对他津津乐道的上台就避免了一场大衰退。而这一次的格林斯潘泡沫是股市泡沫后的房地产泡沫,亘古未有,奇妙的是格林斯潘强大到了能用房市泡沫取代股市泡沫,不过,格林斯潘大人不会考虑房市泡沫破了后,全球人民该怎么办,美国人民该怎么办。更严重的问题是金融体系已经发生了所有人都难以完全理解的变化,影子银行对应的金融创新和系统性脆弱,在格林斯潘看来,只不过是金融系统更富弹性了(致使他果断地让银行和资本市场相互支撑),结果是美联储都无力回天3这本书以前略略翻过,最近还是买了一本来深读。对于世界各国针对经济危机与萧条所吸取的主要教训,作者认为现代化的防范体制都具备了,主要表现在存款有政府担保,让储户不会担心银行破产,央行存在的“最后贷款人”作用,使得银行不会为了应付储户提款而被迫孤注一掷地贱卖资产(近期的一点思考是,不要让银行家和房地产商绑在一起,而是需要通过一定手段与工具让银行独善其身)。金融体系免遭一种信任危机伤害的规定,在遭遇另一种信任危机时会不堪一击,比如金融全球化后的货币与汇率问题,比如美联储“力挽狂澜”后引起的新形式的道德风险,比如影子银行创新与监管的问题

 

 

话题:



0

推荐

余吉力

余吉力

102篇文章 6年前更新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