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第七十七期(20150131):《资本主义大变形》
英文名: The Great Deformation: The Corruption of Capitalism in America Hardcover
作者:(美)戴维·斯托克曼(David Stockman)
译者:张建敏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年10月第1版
导读词:财政金融分了家,稳健货币成笑话。超发贬值新常态,赤字刺激白热化。
平民梦,开跑车,权贵顶居金字塔。原始废墟泡沫起,日薄西山近悬崖。
虚假繁荣装聋哑,贫富差距在拉大。
治大国若烹小鲜,贵常自省勿膨胀。
一、整体观感:1、本书主要内容:本书细数美国自罗斯福新政以来80年来的社会、经济、金融、政治、军事、地产、能源等情况,痛斥美国尤其是美联储,在应对各种金融危机和财政悬崖时所采取的不当政策。作者斯托克曼认为美国经济已经发生变形,华尔街成为巨大的投机赌场,所有自由资本主义的准则和财政谨慎的原则统统靠边,公共资源史无前例地、毫无节制地被用于拯救挣扎中的华尔街巨兽;欺骗、掠夺普罗大众,消费刺激和减税计划导致福利社会越发臃肿,战争国家的日益膨胀更将耗尽所有财政资源;美联储实施的大规模货币超发政策进一步助纣为虐,救助了不需要救助的华尔街,让自由市场、美国民众承担残酷的后果; 2、作者的立场与敌人:斯托克曼反对的是“大政府”和权贵资本主义,他认为美国已经成为权贵资本主义的牺牲品。书中开列了一长串名单,明确指出稳健货币、财政公平和自由市场的反叛者和英雄。反叛者包括创立权贵资本主义的罗斯福、摧毁国家财政准则和金本位制的尼克松、屈从于权力而姑息纵容泡沫金融的格林斯潘和伯南克、推升国家债务水平的奥巴马,作者认为的英雄有倡导平衡预算和恪守金融市场准则的杜鲁门、艾森豪威尔、保罗·沃尔克、克林顿等。美联储沉浸在美国经济增长胜利的喜悦中,迷失在伪科学的政策规则里,罗斯福新政、里根革命、奥巴马经济刺激计划都是骗人的谎言、愚蠢的行为;3、作者虚拟的治愈大变形之道:(1)重建央行和稳健货币,其中有提到一点,美联储在资本和债券市场的所有法令和规定应该全部废除(2)废除存款保险制度,并且限定美联储贴现窗口业务只对存款银行开放(3)采取超级“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II”(4)通过一项综合性修正案改革执政任期(5)要求两年一届的国会必须实现预算平衡(6)结束宏观经济管理,并把国家与自由市场分开(7)废除社会保险、救助和经济补贴政策(8)解散10个主要联邦机构和部门(9)建立健全的、以现金支付为基础的、通过经济情况调查的最低社会保障体系,并取消最低工资保障(10)取消一切形式的医疗“保险”(11)用真正的国防战略替代战争国家战略(12)征收30%的财富税,开始偿还国家债务,把债务水平降低至GDP的30%(13)废除美国宪法第十六条修正案(它允许联邦国会在未按各州比例分配或考虑人口普查数据的情况下直接征收所得税),用统一的消费税喂饱国家这头野兽。
二、细节心得:1、资本市场的大变形:巨大的美国政府债券市场支撑起华尔街的基石,推动着华尔街的金融体系发生交替变化,现在华尔街正脱离正常的轨道向前运行。作者认为,过去的40年里(1971年8月之后,美国财政国债成为投机者的赌博筹码,而不是储户的坚强后盾),资本主义发生了重大变形,资本市场在非稳健货币机制下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丧失了给债券可靠定价的能力,债券价格最终只能跟随央行的意图上下波动。换言之,金融资产交易价值的定价取决于央行对市场的干预措施,而不是反映现金流、主权和风险的内在价值。美联储在长期上涨过程中启动的是资产上涨机制,并且不惜一切代价呵护和支撑这个上涨机制,银行间货币市场上债券持有成本下降,债券价格几乎连续上涨。华尔街的操作思路就是积攒金融资产,用短期债务进行融资,最终收获正向差价收益,最终,基本收益率曲线的套利交易,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各种变异交易,都给投机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不到10年的时间里,3个5万亿美元的金融泡沫相继破裂;2、2008年黑莓恐慌:过去黑莓手机盛极一时,随着智能手机出现,逐渐被淘汰。在本书中,黑莓恐慌暗指华尔街金融危机就像黑莓手机的发展悲剧重演,它特指2008年9月那个历史性时刻,华盛顿如何动用援助资金来拯救华尔街这部分也对所谓的都市谣言进行了澄清,展示这些虚构传闻是如何诞生的。据悉,当年美联储和财政部就是用这些所谓的都市谣言来刺激国会,让国会在恐慌中匆忙通过问题资产救助计划。同时,美联储也不惜将谣言当作借口,为资产负债表上激增的债务寻找理由。作者认为,所谓的金融危机其实只发生在华尔街,是华尔街自我毁灭给投机者造成了损失。他给出的证据是——市场上其他银行系统并没有受到严重危害,ATM(自动柜员机)没有关闭,货币市场也没有崩盘,而所谓的大萧条2.0时代也没有到来。作者想要表明的是,在2008年9月发生的华尔街危机,并不像来自深邃太空的彗星一样,突然神秘到访太阳系,从而需要使用“紧急隔热罩”,如采取超发货币、财政赤字和救助方案等破坏财政法则和纪律的做法。相反,危机是在过去几十年里,华盛顿不断违背准则和纪律所慢慢累积的;3、货币战争与全球货币变形:一场以邻为壑、竞相贬值的全球货币战争正如火如荼地上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货币战争都相形见绌。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联储一直作为护卫”货币螳螂屋”的排头兵,伯南克在”黑莓恐慌”时期疯狂扩张资产负债表,该行为如野火迅速传遍全球: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欧洲央行实施1.2万亿美元所谓长期再融资计划的货币印发操作;2012年底,日本政府宣布其央行以它认为合适的速度印发货币,推行竞争性货币贬值政策,将货币超发政策推向了一个新的极端。这一次瑞士银行扮演了金丝雀的角色,由于大量资本从欧元流向瑞士法郎,造成后者的汇率暴涨,瑞士央行为抵消破坏性影响,被迫大规模扩张其资产负债表。连瑞士央行都被迫在存款利率上实行负利率政策,这种自毁长城的货币政策行为,无疑昭示了货币战争已经打响,而且开弓没有回头箭。
三、个人理解:1、美国也有公知:这是一本美国“愤青”、“公知”作品,其对凯恩斯以来的政府宏观干预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对愚蠢的弗里德曼(挨骂是因为货币集权)、保尔森,无耻的格林斯潘、伯南克更是毫不留情,大部分观点都偏激,除了马丁、沃尔克、克林顿和艾森豪威尔谁都骂了,不是无知无耻就是昏庸愚蠢荒谬。虽然不喜欢作者这种方式来坚持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但作为一份历史性资料还是可以看看的。书中基本上没有什么有学术价值的东西,看来看去也就是一些事后诸葛亮的总结和事前哀怨而不可能实施的政策措施,但是让我们心里亮堂的是,美国投机者也是如此,一旦深谙政府会出台什么样的政策,走什么样的程序,通过金融这个工具,可以掀起什么样的大浪与波折,可以在本书中找寻线索; 2、公知说一套做一套很容易:作者在华尔街从业近三十年,这样的人骂,还是有一定水平和力度的,让我想起《极限金钱》一书, 不过后者的功力和操守要比本书好很多。《极限金钱》这本书好比一个大的百货超市,内容相对客观,告诉我们现代金融世界的游戏规则(每周一书,第二十三期(20140118):《极限金钱——世界的掌控者和风险的膜拜者》有笔记),虽然没有像本书一样痛陈其中的问题和漏洞以及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但其实读者可以自己思考,根本不需要作者把自己当唯一通晓真理的真知者一样容不得他人的理论,而且攻击他人人格,要知道斯托克曼曾也是政府人员,里根减税计划核心制定人,当时他做了什么?没实现就说里根计划也发生了大变形?后来跑到市场上去套利投机,根本没有践行自己的理念;3、贫富差距与21世纪资本主义:作者始终强调,美国资本主义大变形,金融市场、房地产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大变形,他关于占比1%的权贵通过货币超发权贵攫取自由市场与全球财富本身只是一个常识问题,没什么值得理论的,但需要政府改变政策方式。另外,不同意他对危机处理方式的理论分析,危机如何形成他也不一定正确,对存款保险制度和凯恩斯主义,他批判得有点过了。不过,这本书宣传一下,应该符合国人的胃口,也确实该骂一下权贵资本主义及其控制的政府,相比较而言,另外一本更有影响力的书——法国经济学者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的观点就显得清晰而又中肯得多。皮凯蒂认为,2007-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并未重复1929年“大萧条”的惨景,一个重要原因是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央行采取了应对措施,创造了必要的流动性,阻止了金融系统的崩溃。但是,当时的实用主义措施并未真正解决制造危机的结构性问题,比如金融监管废弛、金融透明度极度缺乏、贫富差距的扩大等。对于贫富差距这个同样的命题,皮凯蒂认为2008年的危机是在21世纪爆发的首场 “全球承袭制资本主义”危机。不同于本书的“权贵资本主义”论证,他利用法、英、美、德等发达国家关于收入和财富记录的新史料,对于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制度下收入和财富变化的动态过程进行了探索。他发现,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不平等现象逐渐扩大,最富有的那些人不是通过劳动创造了收入,而是通过继承变得越来越富有。贫富差距是趋势,本书中的观点是要开倒车,不是针对前进中的问题进行解决,而且自我矛盾地追求自由市场,不要政府政策解决经济平等问题。这是很不现实的。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