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每周一书,第八十六期(20150405):《王阳明》

作者:秦家懿Julia Ching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12月第1版,20137月第5次印刷

导读词:

格竹修心整七天,五溺之后历三变。天泉证道四句教狂狷磨练成圣贤。

读阳明,思无限,知行合一万古传。千难百死致良知,此心光明复何言?

一、整体观感:1本书主要内容:本书作者通过要了解王阳明的生平和他的哲学,沿着王阳明的生平来剖析他的思想发展,从介绍宋明理学开始,作为了解王阳明思想的起源,或者说王阳明学说的前驱和产生的背景。但王阳明的生平与性格才是他学说展开的重点,因此作者直溯阳明本人的对话和著述,由浅入深,探讨他的思想精髓,围绕的主要问题有——王阳明创立的体系,究竟是“儒”还是“禅”?关于王阳明其人,是“圣”还是“凡”?经过了后世对“王学”的激烈批评,对阳明之学该如何给予总的评价?上述问题,作者都有明确、精当的评述。此书初版于1987年,具有那个时代汉学学者平实、儒雅的学术风格,是认识王阳明思想入门级的优秀著作; 2、本书的目的:根据作者的说法,本书的目的是舒伸王阳明哲学,重点在于王阳明给程颐、朱熹思想的反应,与所引起的“道统”纠纷——王阳明思想(尤其是“无善无恶”心体论)是否属于儒家的正统问题。阳明哲学思想中最难解的问题——恶的问题,与超善恶的问题,以及引出的儒、道、佛三教孰是真理的问题。作者认为,这是研究王学的核心问题,作者在书中在讨论了“四句教”牵涉到的整个善恶问题后,进一步讨论了“三教合一”的问题,也详细讲述了王阳明与佛道二教的关系。虽然作者在第八章(正文最后)总结时揭示了阳明哲学思想中存在的“矛盾”,但个人感觉作者实际上已经在第七章标题“问学的止境:无善无恶”中彰显了阳明的态度;3、阳明得悟成贤、超狂入圣的过程:1)格竹七天,对成圣贤之路迷茫(2)“心即理”,是能够解释人人皆能成圣的出发点(3)龙场悟道,知行合一,居夷处困时自得(4)致良知,所谓百死千难、生死患难之间悟得(5)四句教:亦即王阳明晚年所述的“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贯穿其中的还是追问“人人皆可成圣”(程颐朱熹在内的理学家)的路径——成圣之要,都在人心(陆王心学是门更大的学问,陆是陆九渊,王是王阳明)。

二、细节心得1五溺三变:1)“五溺”是指王阳明归正于圣学之前有多种嗜好,按照湛若水说阳明年青时期曾沉湎于五个方面“任侠、骑射、词章、神仙、佛氏”,湛若水把这形象的称为“五溺”。湛若水这个人也很牛逼,活了九十多岁,“五溺”就是他在给王阳明写墓志铭时道出的。湛若水也是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比王阳明少了一个军事天才称号,不过官做得更好。他少师事陈献章,后与王阳明同时讲学,各立门户。王主讲 “致良知”,湛主讲“随处体认天理”(2)“三变”阳明最终跳出了上述“溺”,经过多次的“变”,终于“龙场悟道”,成了一代宗师。具体而言,阳明学说经历三变——少之时,驰骋于辞章,已而出入二氏(佛与道)。继乃居夷处困,豁然有得于圣贤之旨。是三变而至于道也。阳明之教,亦历三变——居贵阳时,首与学者为知行合一之说;自滁归,多教学者静坐;江右以来,始单提致良知三字,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是教亦三变也; 2知行合一: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就讲知行合一。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方面的知识和人生智慧。“行”,主要指如何循知行事,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阳明说,知和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3、致良知:在经历宁王朱宸濠之兵变后,王阳明才日益相信“良知”二字,是真圣门正法眼藏(禅宗用正法来指全体佛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才正式讲“致良知”的学说。他说 “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这“良知”之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实在可以称作是古今圣贤代代相传的点滴精华。“致”字即推致,与实现。良知具体为何,又如何致良知,请看书中第五章《力学的重点:“致良知”》和第六章《为学的极点:良知本体》。

三、个人理解:1、这本书是在2013年读完的,那时候在安阳与鹤壁之间,特别爬了大伾山,寻找其中的阳明书院。山不高,但石头都很大,景点不少,让我想起北京的八大处。阳明书院也改了名,叫做霞隐山庄,很幽静。在大石佛前找到了王阳明留下的《登大伾山诗》(放在备注里)。王阳明的诗词歌赋都很好,气势和辞章都是一流的,而且书法也是一流的。以至于徐渭说他“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 ”,这人包括的就是古人说的“立德、立功、立言”的圣人,这三立中只要有一个做到极致就差不多成贤为圣了,王阳明三者均立,属于世所罕见的奇才与独行侠,而且是在最为滑稽荒唐的明朝,这里推荐看有趣的《明朝那些事》。至于他的书法有多好估计只有书法家重视了,在庐山、小孤山也看到过王阳明留下的刻字诗,记功碑文,他走过的山住过的庙都不少,很多地方都因为他而多了些向往哪怕只是看看那些字;2、知与行:这个命题后来孙中山也讨论过,直接受到王阳明的影响,不过国父为了强调他治国方略的重要性,提出了“知难行易”的学说。王阳明说过“知而不行,是为不知”。这样看来,要达到真正的“知”,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这一点和国父提出的是一个逻辑,可以说国父与王阳明一脉相承,都是在说真“知”很难。蒋介石也非常推崇王阳明,到了台湾还将原来的草山改名作阳明山,纪念他最为崇拜的军神、哲学家和心学大儒,但是他终究有点叶公好龙的味道,至少老蒋给人的意味是心不够宽,用人唯亲,信得过才可以,他要做圣贤的门生都有点困难,虽然他和王阳明的老家相距不远3、学习王阳明:这本书只是学习王阳明思想与心学的一个开始,刚工作还特地买一套线装书局的《王阳明全集》来读,不过,实践才是最大的真知,学习他去璞存真、大道简易、用功精微。王阳明在创立心学的路途上,经历的过程都只因为一个信念,先贤告诉他“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但是他始终在追问路径和方法,经过格竹成疾、龙场悟道、宸濠之变、天泉证道等才有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学习他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学习他“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万物一体指的是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人为万物之灵,追求大道同体的方式在于回归自己的心。如果政治考试题里再说心学学说是唯心主义,还是那句话,先生与这些人讨论的不是在一个层次上的问题,不是说物质不重要,他强调的是超越物质的道德(人心)实践、大道(天理)的实践。心若乱了,一切就乱了。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备注:

登大伾山诗  (明)王阳明

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

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

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

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

 

 

话题:



0

推荐

余吉力

余吉力

102篇文章 6年前更新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