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每周一书,第九十一期(20150510):《西方将主宰多久——从历史的发展模式看世界的未来》

英文名: Why the West Rules-For Now (The Patterns of History, and What They Reveal about the Future)

作者:[] 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

译者: 钱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5月第2

导读词:

(一)

皓首穷经古辉煌,扑朔迷离盲摸象。五万年来怎著史,穿越时空话沧桑。

观世界,大目光,西风东渐深影响。人类发展上高速,风物长宜放眼量。

(二)

冰封大地裹银装,北国暖酒醉人肠。冬日盛京博物展,鹤鹿寄情牛河梁。

庆余年,道吉祥,大雪节气过沈阳。前世今生莫敢忘,华夏一统有曙光。

其二是去年在沈阳参观博物馆时记的,这次在书中看到牛河梁想起来了。

一、整体观感:1本书主要内容:如书中侧边扉页所记,本书作者伊恩·莫里斯站在长达5万年的东西方人类发展史上(我觉得主要还是1.5万年),指出为什么西方的统治地位既非长期注定(比如西方人基因比东方人好),也非短期偶然(比如某些事件的发生某些人那时的那样行为)。这两种理论都无法解释为何在落后的情况下,近现代西方的发展反而远远超过东方(这个侧边语容易引起误导,其实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在过去的15个千年中,东方最多领先过其中的一个(盛世大唐最辉煌),其他都是西方领先东方,到了19世纪后,西方迅速崛起,不但领先,按照作者的说法,已经是统治世界了);2、作者其真人其往事:伊恩·莫里斯是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和古典文学教授,出版过12部著作。他是一个考古学家和古代史学家,专业是公元前1000年的古地中海研究。1978年他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读书时,还没有质疑古典学者的“长期注定”理论(认为始创于2500年前的古希腊文化造就了独具特色的西方生活方式,古希腊的传统使得西方优于世界其他地方)。20世纪80年代初,作者开始在剑桥大学读研究生,从事古希腊城邦国家起源的研究,和认为“古希腊文化独一无二、开启了以民主和理性为特色的西方传统”的观点是荒诞不经的人类学考古学家成为同行。从此,两个互相矛盾的观点从此一直在作者的脑海里你争我斗:一方面,古希腊社会循着与其他古代社会一样的进程发展;而另一方面,它开启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西方发展轨道。1987年,作者开始了芝加哥大学担任第一份教职。为了寻根究底,他开始博览史册。作者发现,与众不同的西方历史,与世界其他地方,如伟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和伊朗的历史,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因此才有了这本独特而又引用了大量经典和资料的书;3、本书架构及主要内容:在一篇视野宏大、内容精彩的前言之后,本书正文分为十二章,还有一个社会发展指数的附录,概括为如下三大部分(1)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三章)探讨最为基础的问题:什么是西方?我们的故事从何讲起?主宰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判断谁处于领先位置或者主宰位置?作者从故事的生物学基础讲起,评述人类如何进化,以及现代人类如何遍布地球。紧接着追踪冰河时期之后原始东方核心地带和西方核心地带的形成和发展(2)第二部分(第四章至第十章),作者将详细追踪东西方的历史,不断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解释了东西方的相似与差异。作者结合众多资料与文献审视了国家最初的兴起,以及公元前1200年以前西方核心地带遭受的巨大破坏,东方核心地带开拓新的疆域,引领社会发展,思考东西方大帝国的社会发展如何不止一次地逼近农业经济所能承载的极限。在经历过崩溃与恢复后,工业革命是如何将西方的领先地位转化为主宰地位,过去两百年里西风压倒了东风(3)第三部分(第十一章至第十二章),作者将转向对史学家而言最为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是西方统治了世界?未来又会怎样?是竞争(2050年后,东方的社会发展会迅速赶超西方,2103年后西方统治的时代结束)、毁灭(未来40年里有世界末日的威胁)还是融合(东西交汇,没有了东方和西方的区别),作者大胆地预测了未来世界的变化。

二、细节心得1、西方主宰世界的原因:生物学法则和社会学法则能解释全球范围内的相似之处(历史形态),而地理学法则则能解释区域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地理学解释了西方为何主宰世界。在作者看来,是地理这一非人为因素决定了在世界上什么地方社会发展脚步最快,同时社会发展又改变了地理的意义。作者肯定地说是地理因素致使中西方走上了不同道路,这是因为(1)中国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地中海,因而就缺乏廉价和便捷的水运通道,导致贸易活动只能局限于相对较小的范围内(2)地理因素使西方人比东方人更容易到达美洲。明朝的中国永远也不可能创造一个西方后期大西洋经济(最初主要是英国人,后来就是美国人,创造了全新种类的帝国和经济,并释放出蕴藏在化石燃料中的巨大能量)的东方版本,对中国人而言,地理是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2、中国最早期的农业文化和西方有多大差别: 像西方一样,东方种植植物、驯养动物以及发展科技的过程跨越了几个世纪。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保留着大量被水浸过的大米、木制品和竹制品,全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到了公元前4000年,水稻已经完全被人工种植,像西方的小麦和大麦一样,等着人类来收割。遭中国北部的渭河流域,公元前5000年之后,开始慢慢从狩猎转向农业。长江流域可辨别的稻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700年。公元前3500年东方的农业生活方式和几千年前在西方创立的农业生活方式极其相似——都需要辛勤劳作、储存食物、建立堡垒、进行祭祀,还有女人对男人、小孩对老人的从属。关于祭祀,中国东北部有一个发现,公元前3500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一系列占地两平方英里的宗教场所在牛河梁发展起来,这个地点的中心被挖掘者命名为“上帝的庙宇”(6个坟墓群,曾经在辽宁博物馆看到过照片,2014年和老领导一起去沈阳,第二首导读词是那时候所记)3、中美共同体经济学家意识到,中美关系(美国的人均收入几乎是中国人均收入的10倍,中国还是能够借钱给西方,让他们持续买进东方的商品,中国把大量的经常项目盈余投资于诸如美国长期国债这样以美元标价的证券)相当于一场婚姻中,一方负责存钱和投资,另一方则负责花钱,但是双方还谁都离不开谁。因为,如果中国停止买入美元的话,美元就可能崩溃,那么中国持有的8000亿美元就会贬值;而如果美国人停止购买中国商品,那么中国的企业就会陷入混乱之中,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但是中国还是可以通过抛售美元、破坏美国的经济来实施报复。美国哈佛大学金融史教授尼尔弗格森(《货币崛起》一书中有详细资料,还记得CHIMERICA这个词么)和柏林自由大学经济史教授舒拉里克将这个奇怪的关系称为“中美共同体”,认为中美已经走入共生时代。2009年,中国拯救了资本主义,这句看似俏皮的话,实际上有很大的真实性。

三、个人理解:1、这本历史书好独特:记录这本书一方面是想起近期女司机乱变道被打事件,在首都开车堵得慌,一个是想赶超别人,自己得强大,大部分事情在我们这互相推诿,不过看开了,看看宏大历史,很多事也就不是事了,好比那句世间破事去他娘。言归正传,这本书使用5万年的全景模式的同时,又很多细节的历史资料,或者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就是大多数学者在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社会制度或者盲目的随机事件中寻找解释,而不是关注确凿的物质现实世界,少数人一谈起规律法则就哑口无言。好像有一本书是说东西方互相赶超,最后趋同,但没有这本书参考资料多,分析严谨。作者对于文化决定论,尤其是伟人改变世界的看法持最大的质疑态度,更多地,作者认为是非人为的因素——首先是地理(书中对此强调不少,也主要论述核心地带的历史变化),其次是生物和社会因素(这个前面说过了),还有一些心理驱动,比如懒惰、贪婪和恐惧分别使人们在保持舒适、尽可能少工作和获得安全之间寻求令自己满意的平衡,实际上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作者的基本观点是所有人类在生物学意义上并无差别,面临的挑战也类似,因而他们迟早都能按照同样的顺序发展出基本相似的文明,正好对应了“社会发展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但不是以我们自己选择的方式”(是不是让人想起了哈耶克);2、时间也不能聚焦,争议增大,借助指数度量:地理意义如作者书中所说,已经在发生变化,尤其是1500年以后,也就是西方真正开始再度超过东方,而东方在不断循环王朝历史而不能突破一些硬上限的时候,我们不能说西方领先只因为地理上它是西方。从这个角度来说,为本书中文版作序的北大教授韩毓海写的《五百年来谁著史》还有《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这样的历史书更好看。把时间放长,放到几万年,作者也清楚会引起的更多的争论,这之前到底是西方领先东方还是东方领先西方也没有定论,作者因此推出社会发展指数(作者有一本《文明的度量》的书,需要作为本书附录的必读书目,待看),帮助看清历史的基本轮廓,并结合长期历史的回溯,希望能够照亮与把握整个人类的未来,作为一个人类共同整体,思考一种全新的生存模式,在世界末日来临之前;3、东方假如超越西方,面临的问题和还要提高的都有很多:虽然作者讲的很多中国的历史故事没有我们自己的历史小说或者史书好,但是在几万年的宏大叙事中还能关注确凿的物质现实世界和一些具体社会生活细节,没有人做得更好。比如书里面说马丁雅克总结中国人对权力运用的方式会使得世界变得更加等级化,如果中国真的将成为世界的中心,历史会变成这样呢?作者说,整个世界,人们会忘记过去欧美统治的辉煌成就,他们会说普通话,而不是英语,他们会纪念郑和,而不是哥伦布,学习儒家思想而不是柏拉图理论,对中国的文艺复兴人物沈括惊叹不已,而不是对达芬奇感到赞叹。这是一种结合史实的讽刺。我们思考未来东方(书中的东方一直以中国为主,有一段很短的时间日本成为东方的核心)能否真正超越西方、统治世界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谈政治、金融、经济,但不如来谈一下我们中国人开车的问题,在我们的大首都开过车的,肯定都会觉得在欧美开车很舒服很惬意,人家很多地区也是人多车多,路还没有我们宽广,因为都不会乱变线,都能60公里每小时以上的速度。我们的路更宽、很多人开的车子更好,但遗憾的是,文明世界的人说我们好比原始社会的猴子在开着现代社会的汽车,大家都憋着一股社会怨气,恶意打人、故意撞死人都能发生,一想到这事情,我就对未来东方超越西方彻底失望。

话题:



0

推荐

余吉力

余吉力

102篇文章 6年前更新

文章